诞生背景与目标
2015 年 7 月,Vitalik Buterin 及其联合创始人团队推出了以太坊区块链。Buterin 设想它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计算平台,能够运行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以及智能合约。以太坊带着宏大的抱负而来,目的是成为能够执行点对点协议和应用程序的去中心化“世界计算机”,并且具备自身的原生货币 ETH 和智能合约功能。
以太坊基金会在瑞士成立,是以非营利组织的形式存在的。它的职责是监督以太坊的开源开发。这给以太坊的发展带来了稳定的组织保障。从以太坊诞生开始,就有一群人专心致力于推动它的进步,让它朝着成为“世界计算机”的目标持续前进。
ICO热潮与波折
2017 年,以太坊成为首次进行通证发行(ICO)的主要平台。这一年,ICO 成为 Crypto 初创企业的一种新的众筹形式。众多投资者都参与到了新兴的区块链项目中。该年通过 ICO 筹集到的资金超过 60 亿美元,以太坊为这一狂热的热潮提供了基础架构,大量项目依靠它来发售通证。
然而,ICO 市场陷入了混乱。因为缺乏监管,出现了大量虚假的发行行为,这导致 ICO 市场部分出现了崩溃的情形。不过,即便遭遇了这样的起伏,以太坊依然为领域内众多合法的项目提供了资金,在这种混乱局面中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它在当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DeFi新领域崛起
2018 年起,以太坊成为新兴 DeFi 的基础。DeFi 是一种依托于区块链技术和去中心化网络的金融体系。像 MakerDAO 以及 Aave 等这些 DeFi 协议,通过以太坊智能合约,以透明的方式、在全球化的范围内并且以无许可的形式对传统金融工具进行重新构建。
DeFi 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当下,在以太坊的 DeFi 协议里,有超过 200 亿美元价值的资产被锁定。这不但拓展了以太坊的效用,也向世人呈现了去中心化应用所蕴含的巨大潜力,让更多人察觉到了区块链在金融领域进行改革的可能性,给传统金融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NFT开拓新应用
2017 年提出了在以太坊上创建独特 NFT 的相关标准,即 ERC - 721 标准。不过,NFT 直到 2021 年才真正开始步入主流。像 OpenSea 这样的以太坊 NFT 市场举办了价值达数百万美元的数字艺术品和收藏品相关活动。
NFT 凭借区块链所具有的稀缺性以及所有权证明,给以太坊带来了新的应用,还能帮助数字创作者的作品实现货币化。它虽遭到一些批评,像存在炒作成分较大等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艺术、游戏以及流行文化等领域提升了 Crypto 的吸引力,让更多不同领域的人群开始留意以太坊。
合并升级意义重大
2022 年 9 月,以太坊完成了人们期待很久的合并升级。它由之前的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转变为权益证明共识机制。工作量证明的耗能情况特别巨大。权益证明在环保方面表现更好,同时具有更强的可扩展性。
这次重大技术转变让以太坊有了更强的可持续性,为后续分片等方面的升级做了准备。就好像给以太坊这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换了个既强大又节能的引擎,这会使它在未来运行时更稳定且高效,也符合社会对环保技术的要求。
八周年成就与展望
在过去的八年中,以太坊成为了领先的智能合约平台,还催生了涵盖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去中心化应用。ETH 在 Crypto 领域里是仅次于 BTC 的货币,它的市值和重要性都不可小觑。
未来以太坊或许会遭遇许多挑战,不过它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技术在不断发展,它也需要持续地进行改进和升级。现在正在庆祝它诞生八周年,回顾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让大家都坚信它还有更多的可能性。你认为以太坊未来会在哪些领域取得新的进展?赶紧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然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