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不乐观
从2024年2月开始,我国电影市场的增长速度并不理想。截至5月24日,国内电影票房总额仅有217.3亿元。按照这个趋势,全年达到600亿或550亿的目标似乎难以达成。即便想要冲击500亿,也必须依靠暑期档和国庆档的重磅影片提前上映。这种状况让电影行业的从业者感到十分担忧。
相较于往昔,即便是在2021年这样一个全年票房总额高达470亿的年份,4月18日的票房也达到了200亿。但今年,它却比去年晚了20天。要达到高票房的目标,困难重重。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让人对未来的票房走向感到忧虑。
开局靠春节档
近几年,每到一月至三月,我国内地电影市场在全球票房排行中常常占据首位。今年一月份,得益于春节档期提前,票房已突破百亿大关,而同期北美票房仅四十一亿。不过,今年票房能迅速突破百亿,主要还是因为今年的春节(正月初一)是自2017年以来最早的。
春节期间,电影市场异常热闹,确实给市场带来了生机。但这同时也揭示了全年其他时段电影市场的低迷。仅靠春节档期,难以实现全年的高票房目标。因此,如何让其他档期也充满活力,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疫情影响大
自2020年3月起,疫情给全球电影院带来了巨大考验。自2019年达到顶峰后,电影行业遭遇了多轮起伏。到了2022年,票房收入已回升至2019年同期的八成以上。欧美电影市场整体呈现出复苏迹象。
疫情突袭,众多电影院不得不暂时关闭,电影制作和上映过程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尽管市场正在慢慢恢复,但要恢复到2019年的热闹程度,还需要一段时间和持续的努力。电影行业正在逐步恢复因疫情造成的伤害。
北美有危机
北美电影界并非一帆风顺,年初的编剧罢工从年底起便拉开序幕,预计将持续到2024年。这一事件对电影院线的电影市场活力造成了全方位的影响。罢工使得电影内容的创作受到了阻碍,优质影片的供应量也有可能因此而减少。
北美电影在全球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这次编剧罢工可能削弱其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这一事件也可能对中国引进外国电影资源及市场竞争产生作用。
院线仍主流
近期,苹果、亚马逊和Netflix对影院内容的重视反映出,疫情期间流媒体带来的好处已接近尾声,未来数年电影院线电影仍将保持领先。尽管网络广泛,观影选择多样,但电影院观影的独特体验依然是其他途径难以比拟的。
我国电影行业正面临影院票房增速放缓的挑战。如何在维持影院核心地位的前提下,提高票房收入,增加观众观影次数和消费水平,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未来待观察
今年票房预计能突破300亿,这个目标可能在七月底或八月初达成。尽管暑期档已经安排了不少电影,但超过10亿票房的大片还得再等等。2021年的暑期档给了今年一个超越的机会,但《长津湖》的出色表现使得2021年国庆档票房超出了预期。相比之下,今年国庆档少了20亿的票房基础,票房增长的问题成了一个待解的谜团。
今年电影界的一个显著现象是“定档难”的问题已有缓解。尽管如此,我们对未来保持乐观,但好莱坞引进片的总票房仅略超百亿,其他批片加起来也难以触及150亿。这表明我们还有100亿的票房缺口。对于中国电影市场能否打破这一局面,人们既抱有期待,也有一丝担忧。大家觉得今年我国电影票房能否突破500亿大关?点个赞,转发这篇文章,咱们共同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