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加密勒索病毒依然在制造事端。从各类机构方面来看,从普通矿商方面来看,都被当作了勒索的对象。这种现象既让人担忧,又让人愤怒。
加密勒索病毒的攻击对象
近年来,加密勒索病毒十分猖獗。企业这一经济主体遭受过袭击,高校这类教育机构也遭受过袭击,就连政府单位也未能幸免。1 月初,大型矿场被勒索病毒 H - Ant劫持;1 月 24 日,部分企业又被新型勒索病毒 CerBer2019 攻击。它们对任何可勒索的目标都不放过,其猖獗的程度令人震惊。不同的勒索病毒攻击着不同的对象,企业的数据可能被加密挟持,高校的学术资料也可能被加密挟持。
不同地区都存在受害者。据报道,山东的某企业遭遇了新型勒索病毒 Aurora 的入侵。不同地点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都在面临这种威胁,由此可见其覆盖范围很广。
勒索的手段和金额
这些勒索病毒的手段较为多样。其中,有的勒索病毒,比如 H - Ant 勒索病毒,会要挟矿场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矿场的至少 1000 台机器,或者要求矿场支付 10 个比特币。还有的像 CerBer2019 勒索病毒,会对企业用户要求每笔支付 1 BTC。而 Aurora 勒索病毒则是勒索受害者支付相当于 350 美元的比特币,以此来获取解密工具。勒索病毒通过加密用户的重要文件来实现勒索的目的,并且如果受害者不按时支付赎金,金额还会翻倍,这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每种勒索病毒会依据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来制定勒索方案。它们会针对不一样的对象以及不同的情况,设定不一样的勒索标准,包含从比特币到美元的价值换算等诸多要求,以此来威胁受害者,迫使受害者屈服。
病毒的发展历程
勒索病毒不是新出现的东西。在 1989 年就已经有了。起初它和加密货币没有关系。那时候它主要是通过利用电脑系统的漏洞来威胁用户。但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尤其是加密货币出现之后,它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过去的普通勒索变成了现在与加密货币相联系。比如比特币勒索病毒很流行,像“WannaCry”曾经在全球范围内扩散,使得很多地方的公安网疑似遭到病毒的袭击。
最初的样子与如今的花样百出形成对比,勒索病毒在不断发展变化,这和计算机技术以及加密技术等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它从仅仅借助系统漏洞,逐渐转变为利用加密货币的特性,从而让勒索行为变得更加疯狂。
与加密货币的关联争议
关于勒索病毒与加密货币存在诸多争议。有观点认为,勒索病毒是因电脑系统漏洞而产生的,不能单单归咎于加密货币,因为勒索病毒的出现比加密货币要早得多。然而,也有不同的看法,由于比特币具有匿名性和无法追踪性等特点,这使得勒索病毒的黑色产业变得更加隐蔽。借助加密货币的特殊属性,勒索者能够更放心地索要赎金且不用担心轻易被追踪到,从而让比特币勒索病毒愈发猖狂。
从不同角度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各有其依据。电脑存在系统漏洞,这为勒索病毒的生存提供了机会;而加密货币则给勒索者提供了一种较为“完美”的交易手段。
勒索病毒的本质目的
很多比特币勒索病毒的真实目的并不复杂。它通过快速感染和传播,制造恐慌情绪。以此来高效地进行勒索。因为它本身其实很容易破解,代码也不复杂。它利用大众对重要文件丢失和隐私被侵犯的恐惧心理,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他人的电脑等设备。
这种本质表明,从技术角度看或许并非高深,然而在心理战术方面却很巧妙。它先是让大众陷入恐慌,以此来实现勒索的目的,很少有人在文件被加密时能保持镇定。
防御的措施
教育技术中心为避免更多人遭受攻击,11 日积极行动,第一时间从后台删除 145 封邮件。这是一种主动进行防御的行为。因为一旦感染勒索病毒,麻烦事就会接连不断地到来。如果事先能够做好预防措施,像定期检测系统漏洞,对来源不明的邮件和文件保持谨慎,做好网络安全维护等,就能够降低被攻击的风险。然而,防御勒索病毒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不只是某个机构或者个人。政府、企业、普通民众都需要提高警惕。
在此想问大家,倘若面临可能存在的勒索病毒威胁,你能否做到及时进行防御?希望大家在知晓这些情况之后,积极地点赞以及分享本文,同时在评论区讨论远离勒索病毒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