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演进共商机制
汽车技术的创新并非凭空产生,它源于主机厂与Tier 1、Tier 2等关键厂商的紧密合作。他们共同研究,共同制定。众人聚首一堂,各自提出对技术走向的看法。以自动驾驶为例,众多专家齐聚一堂,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他们共同确定了技术发展的方向,从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全栈自研情况变迁
行业起步之初,许多主机厂抱有全面自主研发的愿望。然而,产业链尚未成熟,全面自主研发需投入众多人力和物力。通用汽车将德尔福独立出去,成为一家上市公司,这一举动标志着行业分工逐渐清晰。随着分工的深入和成本的下降,主机厂逐步摒弃了全面自主研发的模式。
供应商核心技术价值
高科技供应商的核心技术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独到技术,才能为主机厂提供更佳的解决方案,从而获得主机厂的青睐。比如,一家擅长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凭借其先进的算法和感知技术,就能吸引主机厂的合作,将项目委托给它。这样的供应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主机厂主导地位体现
汽车行业中,车企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供应商必须重视车企对供应链的需求和未来规划。当前,主机厂会在资本层面进行上下游企业的布局。例如,一些主机厂对电池企业进行投资,以实现短期内资源的整合。然而,从长远角度出发,各方都应遵循商业规律,保证合作的长期稳定性。
主机厂身份转变契机
以往,汽车制造商主要负责产品设计和销售,以及从一级供应商那里采购零部件。如今,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潮流,这些企业需要引领技术的前进方向。将公司内部的供应商培养成一级供应商,是提升自身话语权的一种策略。一些车企甚至培育了自己的供应商,这不仅促进了产业的成熟,还在技术掌控方面为自己增加了优势。
供应商竞争与机遇
现在,众多不同身份的供应商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汽车制造商会挑选出相似的供应商组合。供应商从演示阶段过渡到量产阶段,那些工程和服务能力突出的供应商能更快地取得成功。以智能座舱的开发为例,哪家供应商能够跟上技术的更新,就能更快地实现量产。同时,自动驾驶企业正与客户共同制定标准,期望中国的解决方案能够走向世界。
然而,对于传统汽车供应商来说,紧跟新技术的发展步伐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我们觉得自己在技术更新方面速度不慢,然而车企却对速度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我们与车企的合作模式也与以往有所不同,车企过去通常不与新兴公司合作,而量产经验和合作机会的先后顺序又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在这样的复杂行业环境中,新的供应商该如何找到突破口?快来点赞分享并留言发表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