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数字货币的发展态势十分激烈。有人从中看到了机遇,而有人则看到了风险。市场与监管之间的博弈也在不断加剧。
数字人民币积极推进
央行发布的数字人民币研发进展白皮书表明,中国在数字货币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关键工作如顶层设计、系统调试等已基本完成。这显示中国在正式推行数字人民币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与传统货币相比,数字人民币在效率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未来有很大可能在金融市场引发新的变革。
这一进展意味着中国在全球数字货币的竞争里率先取得了优势。预计接下来数字人民币会逐渐把试点范围扩大,并且会深入地融入到人们日常的生活消费以及企业的商业活动当中。
加密货币市场动荡
今年 6 月起,据 CryptoCompare 报告,Coinbase、Kraken 等大型交易所的加密货币现货和衍生品市场交易量下降幅度超过 40%。市场的活跃度快速降低,投资者的信心也受到了挫折。然而,在年内,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的数量和金额首次超过了现货,这一改变体现出了市场结构的新趋势。
交易量出现下降,这可能与市场行情不稳定有关,也可能与监管风声趋紧等因素有关。投资者开始对策略进行调整,他们从现货交易转向了衍生品交易,衍生品交易虽然具有风险,但也有可能带来高回报,这种转向也会使市场的波动加剧。
以太坊交易费用降低
当前,发送一笔以太坊交易的平均费用为 2.19 美元,处于较低水平。5 月中旬“狗币”狂热的时候,处理一笔以太坊交易需要 70 美元。费用的大幅降低,吸引了更多的小额交易者进入市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以太坊的市场流动性。
低费用的环境有助于以太坊生态系统的拓展,能让智能合约以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应用的成本变得更贴近大众。然而,也需要保持警惕,因为大量新的参与者有可能会导致市场出现无序的情况,给市场秩序带来冲击。
币安遭遇强监管
币安近期遭遇诸多麻烦。首先,香港证监会发出警告,表明币安在港未持有从事“受规管活动”的牌照。接着,币安宣布将停止对股票代币的支持,在 10 月 14 日之后不再支持任何股票代币。另外,立陶宛央行称币安提供“未经许可的投资服务”,并且其主要支付合作伙伴也不再处理相关付款事宜。
监管压力导致币安的业务拓展受到限制,用户得在 90 天内把股票代币出售掉。此事件给整个数字货币交易行业敲响了警钟,后续或许会有更多交易平台遭遇类似的监管审查。
美联储关注数字货币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着重指出需对稳定币实施严格监管,还透露 9 月初会发布央行数字货币报告。他觉得数字美元会降低对其他加密货币与稳定币的需求,让其成为更可行的数字资产替代选择。与此同时,支付领域的巨头 Paypal 提升了用户加密货币的购买上限,以太坊的 ETF 也将在巴西证交所进行上市。
美联储的表态显示出美国在数字货币监管和发行方面可能会有新的举动。市场上的机构采取了积极的举措,这表明它们对数字货币一直持看好的态度。这种监管与市场热情之间的矛盾态势是值得关注的。
挖矿算力东减西增
剑桥替代金融中心的数据表明,在四川等省叫停比特币挖矿之后,美国矿工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美国所控制的比特币算力增长超过了四倍。而在 2019 年的时候,美国矿工仅仅控制着 4%的比特币网络算力。
算力发生转移,这使得财富从东方流向了西方,并且对比特币的全球产业格局产生了深刻的改变。就中国来说,停止挖矿是基于环保以及金融安全方面的考虑;而美国矿工的兴起则有可能引发包括全球数字货币监管协调在内的一系列新的问题。
当下的数字货币市场复杂多变,监管环境也在不断加强。那么,你觉得数字货币未来的发展前景到底是怎样的?欢迎到评论区阐述你的观点,同时也别忘了给本文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