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Facebook发布了Libra 2.0数字货币,此版本弱化了超主权货币的职能,更加强调了美元的稳定作用。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策略,研究人民币在金融体系构建中的发展方向。
Libra 2.0 变革
Libra 2.0新版本新鲜出炉。自2019年以来,它在区块链界掀起了一阵热潮。这次更新后,它的目标仍旧是构建一个服务数十亿用户的全球货币及金融体系。但它的定位有所调整,不再专注于超主权货币,而是转变为以美元为支撑的数字支付平台。这种调整或许是为了迎合监管规定,同时也反映出美元背后强大的影响力。
功能设计优势
Libra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其优势显而易见。首先,它保障了全球25亿用户的交易安全;再者,它还能将跨境交易的成本降至最低。这得益于它无需中间机构逐一核实,支付能够即时完成。比如,对于一笔小额跨国汇款,传统方式费用高昂且耗时,而Libra却能迅速完成交易。
对美元的影响
Libra若在Facebook的25亿用户中广泛使用,定会增强美元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美元在国际交易和金融体系中早已处于主导地位,Libra的加入将使其地位更加稳固,对其他货币施加压力,限制它们的生存空间,进而加强美元的霸主地位。
货币国际地位判断
评估一个国家货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可以从交易、结算、储备和定价等多个方面入手。以美元为例,它在国际石油贸易中扮演了定价货币的角色,其影响力在这两方面尤为突出;同时,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使用也在逐年提升,其地位正逐渐上升。
人民币出海策略
人民币走向全球可借助区块链这一手段。在公有链和联盟链的应用上,它们各自拥有优势。区块链技术确保了交易无需第三方信任即可进行。以比特币为例,全球各节点均可参与,用户可自由创建和转移链上资产,且账目公开透明。央行设计的跨境支付数字货币,可借鉴这种管理模式。
面临挑战与解决方案
借鉴Facebook的Libra项目,若是以人民币为基石打造金融体系,会遇到外汇管控的挑战。如果不限制用户准入,那么流通中的人民币稳定币就会和境外人民币一样,这不符合我国人民币金融市场的需求。我国新金融基础设施需要构建能支持多种区块链系统运行的基本框架,采用多链异构的关键技术,可以将公共区块链和联盟区块链连接起来,这为解决兼容性和互操作性难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大家普遍觉得,在人民币参考Libra案例推进区块链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最大的机会究竟在哪里?欢迎点赞、分享这篇文章,一起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