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情绪复苏
近两年,港股市场的新股首次募股出现新动向,投资者对新股的关注热度逐渐上升。2024年,众多零售投资者积极加入新股申购行列,新股上市首日股价普遍出现上涨。2025年,这种增长势头得以延续。2025年1月初,布鲁可公司首次进行公开募股。申购活动十分火爆。公开发售的比例高达43.5%。上市当天,股价大幅攀升,涨幅竟达40.85%。
打新热情差异
各企业在新股申购环节的举动各有不同。以海螺材料科技的首次公开募股为例,多数普通投资者申购意愿不高,公司只向他们提供了30%的配售份额。上市首日,股价跌幅超过47%,当前价格已接近一半。由此可见,普通投资者的情绪对首次公开募股的股价有着显著的影响。
新股表现趋势转变
过去,港股的公开发售比例较高,常导致新股上市首日股价下跌或低于发行价,但这种情况正逐渐减少。目前,随着散户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和申购新股热情的提升,企业在获得超额认购后,会向公开市场分配更多股份,这有助于股价在首日上涨。越来越多的杰出企业,诸如宁德时代,纷纷选择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这一举动也点燃了普通投资者对市场的热情。
打新机制变化
将来,港股市场的新股认购杠杆比例将不再适用。这一变化使得乙组投资者间的竞争有所降低,资产规模较大的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将能分得更多份额。高净值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对这一情况表示满意,并预测这将吸引更多优秀的散户投资者加快加入首次公开募股的申购行列。
零售投资者作用凸显
观察了换手率的数据,我们发现,2025年吸引散户投资者申购的几家公司在上市第一天,其换手率普遍比去年有所减少。比如古茗和纽曼思,尽管它们在上市首日股价有所下滑,但散户投资者并没有大量抛售,它们的换手率分别仅为5.96%和12.3%。此外,科技上市后 https://www.tokenlm.cn,冷门项目股价波动有所降低。这主要是因为零售投资者对股价的稳定作用。
新命题待解
首次公开募股阶段,基石投资者需遵守六个月的禁售规定,这导致市场流通股量受限,散户投资者成为市场流动性的核心。即便优质资产被误判,仍有人敢于低价买入。然而,解禁后,一些基石投资者在股价轻微波动时便急于卖出,未能成为真正的价值投资者。面向未来,企业需要解决一个新问题:怎样维持与机构投资者的良好互动,并且吸引更多杰出的个人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
对于香港股市首次公开募股能否持续吸引众多散户投资者,您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另外,别忘了点赞并把这个文章转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