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苏州市数字金融产业联合会与移动支付网联合举办了一场研讨会。当天,约200家企业,涉及整个产业链,踊跃参加了活动。在会上,大家就数字人民币的多个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共同研究了促进其高品质发展的途径。
会议规模宏大
研讨会级别颇高,规模亦十分可观,吸引了近200家企业加入,这些企业涉及数字人民币产业链的各个阶段。参与者囊括了监管机构、各级运营机构以及多家商业银行等众多组织。众多企业汇聚苏州,这一幕生动展现了数字人民币产业的旺盛生命力以及社会各界对其的极大关注。
试点多方讨论
会议中,企业们聚焦于数字人民币试点的进展、推广策略以及接入挑战等关键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结合实际的试点案例,交流了各自在不同阶段积累的经验和所面临的问题。大家踊跃发言,为苏州乃至全国的数字人民币试点改进贡献了新的想法。
苏州发展规划
苏州正加速推进关键项目的突破,特别是在智能合约等关键技术领域进行探索。苏州计划充分利用自身在金融科技方面的优势,促进数字人民币在更多场合的应用。计划在公共交通、购物消费等多个领域迅速推广数字人民币的使用。
制度问题探究
刘晓春,上海交大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从货币流通角度对数字人民币相关制度进行了分析。他强调,这种双层运营模式对发行与流通环节影响深远。然而,现行制度尚不够明确,钱包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鉴于此,未来需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构建坚实的制度基础,保障数字人民币稳健发展。
发展层级思考
吕方是科蓝软件金融科技事业部总经理,他对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对数字人民币的2.5层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指出,2层与2.5层在部分非数字人民币的运营领域中存在重合,而2层的某些优势也可能对2.5层的发展构成限制。这种情况表明,2.5层的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
业务与创新探索
李菁,担任工商银行副处长的职务,对工行在数字人民币对公业务方面的规划及未来发展进行了详细说明。她强调,针对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有必要制定专属的服务策略。腾讯数字货币部门的主管李茂材提出,互联网平台在推广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产品形态及底层技术的创新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您觉得在数字人民币的成长阶段,哪一领域的创新与实际运用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