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如下:
比特币本位币的通缩隐患
如果比特币成为本位币,经济在不断发展,财富也逐渐增多。这样一来,以比特币计价的商品价格会降低,而比特币的价值会提升。在这种情形下,人们更愿意储藏比特币,这会使比特币的流通规模变小,从而陷入通缩的恶性循环。就好像一种理想的情况不复存在了,原本应当促进市场的货币却变得愈发“珍贵”,最终对经济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影响。
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它体现出比特币存在自身的问题,即不适合当作本位币。在不断发展的经济体中,维持合理的货币流通是很关键的,同时要保持通胀和通缩的平衡,而比特币在这些方面无法很好地达到要求。
私人数字货币发行模式
私人数字货币通常会运用 ICO 这种模式来开展发行工作。它与 IPO 模式有一定相似性,也就是借助发行加密代币的方式来募集资金,以此促使项目得以发展。这一模式在金融领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自其出现之后,就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许多新项目借助 ICO 来募集资金。其中有一些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庞大的资金规模。然而,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项目。不少违法分子利用 ICO 实施诈骗行为,卷走了投资者的资金,导致很多人损失了全部本钱。
数字资产价格关注点
私人数字货币属于数字资产这一范畴。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方面是其价格的波动情况。而数字资产的价格走势,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投资者的情绪以及行为产生影响。
个人投资者和大型机构,都希望能够通过精准把握价格波动的规律来获取收益。然而,数字资产的价格波动既复杂又剧烈,要准确进行预测并非易事。比如,比特币在一天内的价格波动幅度很大,这让投资者对它既喜爱又害怕。
比特币币值十年波动
研究数字资产价格规律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在 2012 到 2013 年这个时间段里,比特币因为知名度得到提升,同时应用范围也得以拓展,所以其价格呈现出上行的趋势。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这种新兴的虚拟货币,并且有不少网站和商家开始接纳比特币用于支付。
2013 年底到 2015 年底这段时间,因为一系列负面事件的影响,比特币的价格呈现出下行的态势。有很多交易平台遭到了黑客的侵袭,并且一些国家也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的监管举措,以此来对比特币交易进行约束和限制。
比特币价格涨跌周期
回顾比特币的三次涨跌周期。第一次,它的交易量比较小,并且没有明显的规律。第二次和第三次涨跌周期,与减半周期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比特币的供给是被算法固定的,投资者可以依据对供给量变化的预测,来影响自身的预期。
比特币的减半周期会让供给的增速慢慢放缓。很多人因为预期价格会上涨,就会大量进行买入操作。2017 年的牛市和周期因素有联系,投资者的热情非常高,这推动了价格急剧上升。但之后价格又大幅度下跌了。
数字资产与比特币价格关联
主流数字资产的价格和比特币价格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比特币在数字资产市场里处于主导地位,它的价格走势能对其他资产产生重大影响。2018 年,这种相关性始终稳定在 0.6 以上。
莱特币和比特币现金,它们属于“复制品”以及“分叉币”,二者的相关性较高。2014 年开始至现在,在大多数时间里,莱特币的相关系数超过了 0.4,有一半时间更是达到 0.8 以上。而比特币现金从 2018 年起,其相关系数一直稳定在 0.6 以上。2017 年,ICO 项目集中爆发,推动了比特币和以太币等的价格上升。到 2018 年,项目数量减少且开发未达预期,致使这些货币的价格回落。
你认为未来的比特币还会出现像 2017 年那样的大牛市情形吗?若觉得这篇文章有用,欢迎点赞和分享。